动态与信息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动态与信息 >> 校园传真 >> 正文
    校园传真
    冬日暖行 送教交流促成长——西安交大附中前往云南施甸送教下乡活动
    时间:2020-11-25 阅读:

    为了提高云南施甸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,充分发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示范、引领作用,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,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距离,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,在西安交通大学统一部署下,11月20-23日,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姚斌主任带领西安交大附中柯婧、秦艳霄、曹婕三位心理老师前往云南施甸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。

    每位心理老师都做了两场不同主题的心理专题讲座。

    柯婧老师的讲座《如何开展团体辅导活动》采取边活动边学习的形式,让教师在活动中体验情绪与感受,在思考中总结团辅的知识与技巧。讲座伊始,柯婧老师组织了破冰活动,通过花式自我介绍、身体打招呼等活动打破了老师们的拘谨约束,现场气氛高涨。“辨别真假”“确认眼神”等活动让老师们放下心防,笑颜以对,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了团体活动的魅力,之后的分享环节,老师们积极发言,最后柯婧老师总结了团体辅导的目标、流程及注意事项等。

    《家校携手共育 点亮孩子心灯》讲座中,柯婧老师从家校合作的角度帮助老师们拓展思路,从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,讨论心理老师在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作用。心理老师不能单打独斗,要紧密联系学校、班主任、家长、学生,形成家校、师生完善灵活的联动机制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做工作,团结好班主任,让班主任成为心理健康工作有效抓手。最后,讲解了如何打消学生顾虑,如何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技巧,让家校连接更紧密。

    秦艳霄老师的讲座《如何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》,选取“抓手指”的游戏开场,充分调动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,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,如选题雷同、教学目标空洞、选题内容缺乏针对性等。介绍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注重心理学知识的实际运用,以活动为基础,重视学生的整体参与,贴近学生的实际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。结合我校心理课案例《认识你自己》,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步骤和课堂组织设计,归纳出“课前热身、创设情境、互动分享、感悟体验、促成行动、回馈延伸”等设计流程供老师们借鉴。最后分享了如何从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过程、教师表现等方面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。

    《化“危机”为“生机”:浅谈如何建立危机干预体系》讲座中,秦艳霄老师通过邀请现场老师进行教学演示,充分展示“问题”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内在需要,并对老师们提到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、异性交往过密和网瘾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。针对中学生主要心理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危机表现,对目前中学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。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,讲解了如何化“危机”为“生机”,建立科学的危机干预体系,并建议老师们针对校园暴力事件、自杀事件等心理危机努力做到及早发现、及时预警、有效干预、及时转介。

    曹婕老师的讲座《如何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》,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上,根据全员育心的原则,构建心理健康系统合作模式。从组织管理、课堂教学、活动体验、咨询辅导、学术教研五大方面,手把手按步骤的帮助教师们学习心理健康活动如何开展。通过分享交流,结合老师们的实际困扰,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,帮助老师们更好的结合当地校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。

    曹婕老师在《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》的讲座中讲到,中学生心理发展主要受家庭系统、学校教育、个体自身原因、同伴关系因素和社会文化催化作用的影响。曹老师从中学生身体发展、心理发展、思维发展、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,剖析了中学生面临的心理、社会问题。并和大家分享了如何甄别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问题背后的原因。让老师们在理解中学生的情况下,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。

    每场讲座后,都有老师提问交流,施甸县各学校心理老师均为兼职,在实际工作和理论运用上有很多疑惑与困难,交大附中三位心理老师为他们进行了理论指导和案例督导,很多听课老师都表达了听课的收获与感受,希望老师们回到西安后还能继续进行线上交流和指导。所有听课老师一致对本次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    此次扶贫帮扶“送教下乡”活动,交大附中心理老师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,拉近了与云南施甸的距离,为有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,起到了真正的辐射、引领带头作用。在送教团队的倾囊相授下,在施甸教师们的热情学习中,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。期待今后,还能有更多机会开展这样的活动,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!